歡迎來到江蘇ag真人官网平台有限公司網站!
眾所周知,閥門的流量和流量主要取決于閥的直徑,而且相關的電阻閥結構中,閥的壓力,溫度和介質的濃度和其他因素有一定的內在關系。閥門的流道面積與流量和流量直接相關,流量和流量是兩個相互依存的量。當流量一定時,流速較大時,流道面積可以較小;流量小,流量面積可大。反之,流動面積大,流量小;流道面積小,流速大。
1、介質流量大時,閥門通徑可以小一些,但阻力損失大,閥門容易損壞。流量大,易燃易爆介質會產生靜電效應,造成危險;流量過小,效率低,不經濟。對于高粘度和爆炸性介質,應采取小流量。粘度大的油和液體的流量按粘度選用,一般為0.1 ~ 2m/s。
2. 一般來說,流量是已知的,可以通過經驗來確定。公稱通徑可以根據流量和流量來計算。
3、閥門直徑相同,其結構不同,流體阻力也不一樣。相同條件下,閥門阻力系數越大,流體通過閥門的流量越大,流量下降越多;閥阻系數越小,通過閥的流體流量越少,流量越小。
各種介質的常用流量如下表所示:
流體的名稱 使用條件 流速度(米/秒) 飽和蒸汽 DN > 200 Dn = 200 ~ 100 DN < 100 30 ~ 40 25到35 15 ~ 30 過熱蒸汽 DN > 200 Dn = 200 ~ 100 DN < 100 40 ~ 60 30 ~ 50 20 ~ 40 低壓蒸汽 ρ < 1.0(絕對壓力) 15 ~ 20 中壓蒸汽 Rho =1.0 ~ 4.0(絕對壓力) 20 ~ 40 高壓蒸汽 Rho =4.0 ~ 12.0(絕對壓力) 40 ~ 60
壓縮氣體 真空 Rho≤0.3(表壓) Rho =0.3 ~ 0.6(表壓) Rho =0.6 ~ 1.0(表壓) Rho =1.0 ~ 2.0(表壓) Rho =2.0 ~ 3.0(表壓) Rho =3.0 ~ 30.0(表壓) 5 ~ 10 8 ~ 12 10 ~ 20 10 ~ 15 8 ~ 12 3 ~ 6 0.5 ~ 3 氧氣 Rho =0 ~ 0.05(表壓) Rho =0.05 ~ 0.6(表壓) Rho =0.6 ~ 1.0(表壓) Rho =1.0 ~ 2.0(表壓) Rho =2.0 ~ 3.0(表壓) 5 ~ 10 7 ~ 8 4 ~ 6 4 ~ 5 3 ~ 4 氣體 2.5 ~ 15 半水煤氣 Rho =0.1 ~ 0.15(表壓) 10 ~ 15 天然氣 30. 氮 Rho =5 ~ 10(絕對壓力) 15到25
氨 真空 Rho < 0.3(測量值) Rho < 0.6(表壓) Rho≤2(表壓) 15到25 8到15 10 ~ 20 3 ~ 8 乙炔水 30. 5 ~ 6 乙炔氣 ρ < 0.01(表壓) ρ < 0.15(表壓) ρ < 2.5(表壓) 3 ~ 4 4 ~ 8 5 氯 氣體 液體 10 ~ 25 1.6 氯化氫 氣體 液體 20. 1.5 液氨 真空 Rho≤0.6(表壓) Rho≤2.0(表壓) 0.05 ~ 0.3 0.3 ~ 0.8 0.8 ~ 1.5
氫氧化鈉 濃度0 ~ 30% 濃度30% ~ 505 濃度50% ~ 73% 2 1.5 1.2 硫酸 濃度88% ~ 93% 濃度93% ~ 100% 1.2 1.2 鹽酸 1.5 水和粘度相似的液體 Rho =0.1 ~ 0.3(表壓) Rho≤1.0(表壓) Ρ表8.0或以下壓力) Rho≤20 ~ 30(表壓) 熱網的循環水和冷卻水 0.5到2 0.5 ~ 3 2 ~ 3 2 ~ 3.5 0.3 ~ 1 水和粘度相似的液體 回水壓力 0.5到2 水和粘度相似的液體 沒有壓力回水 0.5 ~ 1.2
自來水 主管RHO =0.3(表壓) Rho =0.3(表壓) 1.5 ~ 3.5 1 ~ 1.5 鍋爐給水 > 3 蒸汽冷凝水 0.5 ~ 1.5 冷凝物 重力 0.2 ~ 0.5 一個熱水 2 海水,micro-alkaline水 Rho < 0.6(表壓) 1.5 ~ 2.5
注:DN值單位為mm;Rho值單位為MPa。 例如: 閘閥阻力系數小,僅在0.1 ~ 1.5范圍內,;大口徑閘閥,阻力系數0.2 ~ 0.5;收縮閘閥阻力系數較大。 截止閥的阻力系數遠遠大于閘閥,一般在4 ~ 7之間。Y型截止閥(直流式)阻力系數小,在1.5 ~ 2之間;鍛鋼截止閥阻力系數大,甚至高達8。 止回閥的阻力系數取決于結構:旋啟式止回閥通常在0.8 ~ 2左右,其中多盤旋啟式止回閥的阻力系數較大;升降式止回閥阻力系數大,可達12。 旋塞閥的阻力系數較小,通常在0.4 ~ 1.2左右。 隔膜閥的阻力系數一般在2.3左右。 蝶閥阻力系數小,一般在0.5以內。 球閥阻力系數小,一般在0.1左右。 注:上述閥門的阻力系數為閥門在全開狀態下的值。 閥門直徑的選擇要考慮到閥門的加工精度和尺寸偏差,以及其他因素的影響。閥門通徑應足夠,通常為15%。在實踐中,閥門的通徑取決于工藝線的通徑。
相關知識:閥門通徑和英制交叉參考表
閥門通徑(DN)與管道通徑對照表
本文由蝶閥編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