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江蘇ag真人官网平台有限公司網站!
經過10年的試點籌備,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碳市場”)于7月16日正式啟動。從2011年到2013年,碳交易試點地區將實行網上交易,到2021年,全國將全面開放。中國碳市場工作將穩健推進。此后,中國的碳市場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覆蓋溫室氣體排放的碳市場,全面推進中國的碳峰碳中和。
碳市場建設是利用市場機制控制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促進綠色低碳發展的一項制度創新。這是中國實現碳峰值、碳中和和國家自主貢獻的重要政策工具。電力行業是第一個被碳市場覆蓋的行業。被納入交易體系的電力行業2000多家重點管控和排放企業年碳排放量超過40億噸。包括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等30多家電力企業,其中中石化旗下的17家電廠被納入其中。交易首日,碳市場成交2.1億元,收于51.2元/噸,單日漲幅6.7%。中石化勝利油田、茂名石化、上海石化、中天和創四家企業參與了首日碳交易,交易量達25萬噸,占比超過6%。
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在國務院定期政策通報會上表示,在電力行業碳市場穩定后,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金屬、造紙和航空等高排放行業將被納入碳交易體系。
利用“市場之手”激發企業減排內生動力,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推動綠色低碳技術創新,引導氣候投融資,是中國啟動碳市場的主要動力。這對企業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對企業的減排水平和碳資產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企業是推動碳市場發展的主體,市場機制的作用將在實施周期中逐步發揮,這將推動企業核算減排成本,使減排從“被動”向“主動”轉變。如果被納入交易體系的企業擁有先進的節能減排技術,可以將剩余的配額在碳市場上出售,轉化為企業利益;否則,他們需要在碳市場上購買更多的碳排放權,承擔更高的成本。“這是第一次在國家層面上把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責任強加給企業。”生態環境部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表示,激發企業減排動力,對實現綠色低碳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如何建立自己的碳資產管理體系,對碳資產進行系統的統計、有效的評估,優化制定碳交易計劃,評估協議的執行情況,并進一步制定和實施更有效的減排措施,將成為企業關注的焦點。“碳資產管理水平較高的企業,將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和市場的評估和預測,逐步形成自己成熟的交易策略,在碳市場上開展交易操作。”中國碳投資咨詢公司高級研發經理劉艷珍表示,已經參與試點并積累了經驗的公司將具有優勢。
中石化是國內企業探索碳資產管理的先鋒。2011年10月,中國在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廣東、湖北等地開展了碳排放交易試點。中石化按照統一標準同步,對子公司進行碳排放核算和統計,聘請第三方核查的專業機構,按規定進行披露,并逐步建立具有自身特點的碳排放數據核算和報告體系,構建碳資產管理信息系統,固化碳資產管理業務流程,提高碳資產可以的工作效率和數據準確性。
2013年以來,碳交易在多個試點地區開展。中國石化共有21家單位被納入碳排放權交易試點,交易總量超過1700萬噸,交易總額超過4億元。試點企業均按時完成了碳配額實施任務,為進入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積累了經驗。
“通過參與碳交易,相關企業更加意識到碳減排,更加重視這項工作,進一步增強利用市場機制進一步挖掘碳減排潛力的能力。”在試點過程中,中石化還就碳排放核算、配額分配方法和碳交易體系建設提出了許多建設性意見,以促進市場建設。”中國石化能源部門相關負責人說。近年來,中石化深入實施能效提升計劃,加快天然氣、電力替代,推進甲烷減排,啟動全國首個百萬噸CCUS示范項目建設,積極培育和發展循環經濟模式,并推動了公司的綠色低碳發展。
隨著全國碳市場的開放,中石化將進一步組建專業團隊,探索建立碳交易集中管理機制,不斷提高碳資產管理水平,促進中石化與減排共贏發展,幫助中國實現碳中和。
本文由截止閥編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