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江蘇ag真人官网平台有限公司網站!
“十四五”規劃的開啟,開啟了我國茂金屬聚烯烴產業全面攻關、搶占技術和產業制高點的大門。那么,未來中國茂金屬聚烯烴的工業化之路在哪里?為此,筆者采訪了業內相關專家學者。
與國外的差距很大
目前,世界上有十多家大型石化企業能夠工業化生產茂金屬聚乙烯(mPE)。隨著茂金屬催化劑和聚乙烯技術的進步,新的mPE產品不斷出現,應用領域也不斷擴大。與國外企業相比,我國在茂金屬催化劑和mPE產品的開發和生產方面還有很大的差距。國內石化企業、科研院所和高校高度重視茂金屬催化劑和mPE產品的開發,加大投資力度,希望盡快縮小與國外的差距,實現民族品牌自立。
據中國石油蘭州化學研究中心高分子材料專家張慶國介紹,我國茂金屬催化劑及其催化產品的研發主要依靠中石化、中石油、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浙江大學、華東理工大學等單位。目前,中石化走在了前列。中國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制備的茂金屬催化劑已成功工業化,薄膜材料和耐熱聚乙烯(PE-RT)管道材料已在齊魯石化公司氣相聚乙烯工業裝置批量生產。2012年,中石化研究院研制的茂金屬催化劑在PE中試裝置連續運行276小時。2007年,大慶石化公司引進Univation的茂金屬催化劑專利技術,先后生產了薄膜mPE并投放市場。
近年來,茂金屬中密度聚乙烯(MDPE)和高密度聚乙烯(HDPE)在中空、滾壓成型、注射成型和管道領域的應用逐漸增多。目前,國內已有多家企業實現茂金屬聚乙烯的生產,在茂金屬聚丙烯生產領域實現了技術突破。
技術上的困難需要突破
“利用茂金屬催化劑合成高性能材料是開發其潛在應用的方向,但仍存在一些問題。例如,如何在茂金屬化合物的海洋中選擇合適的主催化劑;如何提高助催化劑收率,降低助催化劑成本;如何確定甲基鋁氧烷(MAO)的組成和結構如何采用合適的技術路線實現助催化劑原料的批量生產;如何實現催化劑載體(硅膠)國產化。”在談到中國茂金屬聚烯烴的產業化時,中國石油石化研究院謝欣博士列舉了各種困難。
除研發瓶頸外,茂金屬聚烯烴還面臨著市場障礙。蘭州理工大學化學工程學院院長李貴賢博士強調:“受催化劑成本高、茂金屬品牌轉換過程中材料消耗和能源消耗大等因素的限制,茂金屬聚合物產品的生產和銷售尚未達到經濟規模,國內茂金屬聚合物產品的性能有待提高,而茂金屬聚合物的優異性能在我國尚未得到廣泛認可等,我國茂金屬聚烯烴尚未進入大規模市場應用的爆發階段。”
工業發展進入快車道
茂金屬聚烯烴列入《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也意味著茂金屬聚烯烴在中國的發展將進入快車道。”謝欽說。
雖然我國茂金屬聚烯烴的發展歷程比國外晚了20多年,但我國茂金屬聚烯烴的工業化速度令人鼓舞。“雖然目前國內市場流通的mPE產品主要是進口產品,但隨著國內茂金屬聚烯烴技術的不斷進步,可以生產的茂金屬聚烯烴品種越來越多,其應用領域也在不斷擴大,市場份額也在不斷增加。我國在茂金屬聚烯烴的開發和生產方面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初步建立了從科研到生產、加工、應用的完整產業鏈。”王平芳指出。
未來茂金屬聚烯烴市場需求將巨大,但國內只有少數石化企業具備工業化生產條件和能力,能夠積極參與茂金屬聚烯烴市場的全球競爭,為國內茂金屬聚烯烴的產業化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我國必須打破國內技術力量的分工,根據各自的優勢,在工業化重要節點上實施關鍵技術突破,抓住未來發展機遇。同時,國內其他石化企業應積極行動起來,與科研單位共同開發更多品牌、更高附加值的茂金屬聚烯烴產品。此外,從事茂金屬聚烯烴研發的企業應在自主創新的同時,加強與國外企業的交流與合作,結合國外先進技術和國內生產實踐,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茂金屬聚乙烯生產工藝和產品。
本文由閘閥編輯整理